媒体报道:以心脏支架为代表的医疗器械,在进入医院时,需各处打点。成本一两千元的心脏支架,经过层层打理,环环加价,到了患者手中,就变成两三万。
直观看来,从生产厂家,销售代表,再到医院院长、科室主任,他们都依附在患者身上,赚味心钱。患者很无辜,躺在手术台上,还用救命钱养寄生虫。
流通环节太多,中间成本太高,这是医疗器械昂贵的原因。医疗器械的「打理费」一曝光,很多人都骂商家无良。
真有这种阴谋吗?其实,只要有起码的经济学知识,就知道这些说法不靠谱。
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。既然卖方竞争激烈,价格应该是趋于降低。问题显然出在市场需求这一端,尤其是医生。医疗服务具有很强专业性,医生在使用何种器械,价格高低方面,可以说拥有话语权。医院的体制性问题,会反映在医生身上。
中国的医疗服务资源大都集中在公立医院。公立医院要接受政府的定价指导,既管挂号费,还管手术费。总费用要管,一些细致的规定也要上报。比如一台手术收费多少钱,总价有上限,还要上报费用明细,接受政府的收入分配指导。